2)第362章 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!_穿越诸天之唯我至尊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

  现在叶玄也算是整个大秦帝国的风云人物,甚至说是神话中的人物。

  为了让自己的影响力传遍整个大秦帝国,叶玄可谓煞费苦心,不惜用自己的阳神施展“行梦大法”,一夜之间,托梦所及范围十万里,并且连续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全国各地显神迹。

  现在的脑残粉丝叶玄估计应该可以破亿了,所以信仰之力也是疯狂上涨。

  信仰之力疯狂上涨,也就意味着叶玄身上的气运之龙也就更加的强大。

  冥冥之中自动受到气运之力的加持,修为也是突飞猛进,因为托梦而消耗的神魂之力也是转眼间,没有几天就恢复。

  信仰之力虽然对修为没有多大的提升,但对阳神却有些难以想象的好处。

  不然在那些神话传说中,那些仙魔神佛也就不会千方百计显化神迹,就是为了人族给他们修建庙宇供奉他们。

  为的就是在修炼的同时,吸收信仰之力,从而让自己的神魂更加强大,提升修为境界时的阻力也就越小。

  一想到收集信仰之力,叶玄心中一动,除了在这个世界铸造自己的神像,让自己以后可以通过神像来观察每个位面的情况之外,叶玄想起了一样东西。

  那就是自己当年修炼道法时,命令丞相李斯动用上万百姓在骊山修建的龙帝陵寝内的一件东西。

  “传国玉玺!”一想到自己当年炼制的这件信仰法宝,叶玄心中就是一片火热。

  传国玉玺乃当年他用和氏璧所打造成的,上面刻着八个字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!”

  公元前689年,有个叫卞和的老人在荆山脚下(今湖北南漳西)恸哭不止。官吏前来查问,卞和说自己搂着的大青石中有宝,但两次向楚国君王进献均被斥行骗,并遭刖刑相继失去双腿,因而伤心极了。官吏将信将疑地把大青石运到都城,玉匠剖开时果然出现一块晶莹奇石。

  刚即位的楚文王端详着用它雕成的璧,满心喜欢,遂起名“和氏璧”。从此,“和氏璧”一直收藏于楚国宫中。

  过了三百多年,“和氏璧”广为人知,并落入赵惠文王手中。

  秦昭襄王闻讯,表示愿用十五座城池进行交换。

  当蔺相如将璧送到秦宫,秦昭襄王却食言践约;他机智地夺回璧,设法带归赵国。这便是成语“价值连城”和“完璧归赵”的出典。

  秦王龙帝嬴政在公元前222年灭掉赵国,获取“和氏璧”。

  翌年,他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,并用“和氏璧”制成御玺。

  这枚象征权力的御玺“方四寸”,玺文由丞相李斯书写,著名玉匠孙寿镌刻。据《汉旧仪》记载,玺文为“受命于天,既寿永昌”八个字。

  到西汉,“和氏璧”成为传国玺。公元前1年,汉哀帝刘欣病死,幼帝登基,“和氏璧”由皇太后代管。

  王莽篡位自立前,派堂弟逼皇太后交“和氏璧”,她气得将它掷于地,说:“你们兄弟逆悖天理,不会有好下场!”

  当王莽拿着“和氏璧”,发现它被砸掉一角,连忙命玉匠用黄金镶饰。

  新莽政权垮台时,“和氏璧”一度挂在赤眉义军首领的头颈上。东汉初年,“和氏璧”才重回宫内。

  一直不想说太多,以后每天两更了,更太多没推荐票没月票换作谁心情也不好,每天熬夜写到两三点,花六个小时,结果成绩惨淡,看到人家《时空神玉》原本成绩很烂,有推荐位一下子就人气暴涨,说真的,有点刺激到了。

  前段时间编辑安排的推荐位太垃圾了,我不想说了,可能是我写得太垃圾了吧,呵呵,只想说一句“丢雷老母扑街!”

  如果不是有部分读又在看,我真的想太监,入宫了,但是又舍不得这本书,毕竟写了半年很不容易!快80万字了!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