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四百九十四章 决定战争的因素_抗日之爆装升级系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把握住。

  可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此,决定一场战斗结果的往往不是这场战斗双方纸面实力。

  而是看人。

  **虽然有不少作战意志能力坚强的部队,也有武器装备精良的部队,可他们之前的几次大战役,却都是以失败告终。

  为什么会这样?

  有的是因为高层的抵抗意志不坚定,总是想打,又想谈。

  结果就是日军利用谈判拖延时间,争取到他们后方更多的部队和物资抵达,再给**雷霆一击。

  例如日军侵占平津地区的行动,便是徐徐图之。

  他们的侦察兵,就趁着和中方谈判的时候,直接到城里,标注出来一个个机枪火力点,方便他们的炮兵进行轰击。

  可就是这样,国党高层竟然还是想和日军和谈,再和谈。

  一直到淞沪会战,甚至也在企图通过国联来协调,而没有坚定和日军打到底,不死不休的决心。

  也有的是因为各个部队之间因为过去的矛盾,而相互掣肘。

  例如晋绥军和西北军,还有东北军等。

  在日军进攻绥远地区和山西地区的时候,协同作战能力极差。

  还有很多地方部队的军事长官,带着保存实力的想法,不愿意让自己的部队在前线和日军血拼。

  他们就在这样的原因里,丢失了东三省,丢失了北平,丢失了天津,丢失了山西和察哈尔。

  国党方面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,可是他们下一次还会去犯,如此反反复复,屡败屡战,屡战屡败。

  直到大半个中国,都沦落到日军手中。

  他们仍未醒悟。

  这是秦时明想说的话,可是他没有说。

  因为说了也是无用,倒不如自己慢慢发展自身实力,来改变这一切。

  这一切的话,最后到了嘴边,就变成了秦时明这一次所说的最后一段话。

  “可是,我们各个部队,能不能做到并肩作战,各级军官能不能做到带头冲锋,不同派系的军队,能否放下成见,共同抗击日寇,能不能不去保存实力,而是和日军殊死一搏。

  这些才是决定这场战斗,甚至是这场战争最后走向最关键的因素。

  至于战术和战略这些东西,终归是需要人去执行的。

  如果是人出现了问题,那说什么都是无用了。”

  说到这里,他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意,看向李宗任。

  李宗任能够明白,秦时明所说的是什么。

  这也确确实实是**内部存在的问题。

  如果这些问题能够解决掉,那么他们在抗日战场之上,也不如像是现在这般被动。

  秦时明将这些话说出来,倒是让李宗任很意外。

  “我说完了,总司令。”

  秦时明说道。

  李宗任向他点点头,看向下方的众人,便带头鼓掌道:“不错,说的很好啊。”

  看到他带头鼓掌,其他的军官也都开始鼓起掌来。

  那掌声越来越热烈,经久不息。

  秦时明说了很多人不敢说的一些话。

  这些话有人爱听,也有人不爱听。不爱听的人也在鼓掌,可只是为了不那么突兀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