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51章 燃烧的新加坡3_屌丝重生咸丰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新加坡,一个城市国家。其早期的记载并不太多,而且名称也有很多。早在公元三世纪的时候,中国人称新加坡为“蒲罗中”,即马来语的“半岛末端的岛屿”。《新唐书》称“萨庐都”,《宋史》称“柴历亭”,而后来有华人称新加坡为石叻。

  中国元朝之时,元朝的航海家汪大渊首次登陆了新加坡,并且发现早在此前新加坡就已经有华人居住了。到明朝郑和下西洋之时,新加坡开始正式地出现在中国人的眼中,而此时新加坡被称之为“淡马锡”,暨梵文“黄金”的意思。

  而事实上,新加坡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,整个城市其实就是一个黄金之国。公元十八世纪,随着英何两国在贸易领域的竟急,英国人急需在南太平早到一个供英国商船停靠维修的港口。正是在这个时候,英国人开始出现在新加坡。

  英国人在槟城以及新加坡修建了两个贸易站,1818年末,印度总督哈斯丁勋爵决定授权明古连总督斯坦福?莱佛士爵士在马来半岛的南端建立一个新的贸易港。1819莱华士在考查了附近岛屿后登陆新加坡。第二天,他就与天猛公签订了初步的协定,在当地建立一个贸易港。

  虽然天猛公是实际的统治者,新加坡仍是柔佛-廖内-龙牙马来苏丹国的一部分。柔佛苏丹阿都拉曼在前一年已经和荷兰人签订了条约,他的王国其实已经处于荷兰的统治之下。显然莱佛士面临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。

  但是由于英国人在拿破伦时期给予了何兰帮助,而英国人的海洋势力又正在一步一步强大,因此之下,何兰在半推半就之下,将新加坡做为答谢英国人的礼物送给了英国人。随着世界贸易不断增加,新加坡在世界贸易之中的价值渐渐体现出来。

  至一八六零年,随着苏伊士运河的开通,新加坡的贸易增加的八倍,成为了英国人的摇钱树。而经济的增长吸引了大批的移民,到当时,新加坡的人口增长到了八万多人,而其中华人总数占到了百分之六十一,而马来人以及印度人仅仅各占据了百分之十五到十六的比率,欧洲人为百分之八点五。

  在华人之中有一大半是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之后,被当时的英国人口贩子贩卖到新加坡的苦力,也就是所谓的猪仔。在大清强大起来之前,华人虽然在新加坡占据着大多数人口,却极度受到当地的马来人以及印度人的排斥,地位十分低下。

  而后来,一八五七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胜利让新加坡的华人地位有所上升。英国人为的拉拢大清政府,开始在新加坡设立保护华人政府。但是长年受到压迫的新加坡华人却十分痛恨英国人以及马来人。他们根本不领英国人的情,在新加坡组织各种协会,与马来人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