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382章 引君入瓮_带着农场下凡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别说石仲魁的琴,是天庭之物,那笛子也是个中品灵宝。

  只是石仲魁晚上回家陪媳妇,自然不会很早就来到长安城。

  上午吹笛子、下午弹琴,吸引住文人士子的同时,三五日后就有小商小贩,把摊位摆到石仲魁家附近的街道上了。

  石仲魁经过这几天,也知道了此时是时间。

  但让他意外的是,现在居然已经是新朝10年,大概是公元18年。

  仔细算算,刘秀应该早已经进京读书4年多了。

  想了想后,石仲魁明白与其自己去找,还不如把人吸引过来。

  平日里除了弹琴吹笛外,闲下来便查看一番长安城内和城外,随手干掉那些个鬼魅、妖怪,赚点功德。

  不知不觉便过了一个月。

  大概是因为石仲魁始终没露面,好奇的豪强、官吏果然如石仲魁期待的一样,基本上也失去了耐心,连续七八天都没几个人上门求见。

  至于那些个市井泼皮无赖,仅仅只是为了听曲子,也不会来找石仲魁的麻烦。

  更不敢找他这种雅士的麻烦。

  这一个多月里,听曲的人不少,但为了偷听他读书的寒门子弟同样不少。

  既然刘秀读的是《尚书》,石仲魁平日里朗读的书籍中,《尚书》自然最多。

  这日王不离拿着一张石仲魁亲手写的绢布,摊开挂在宅子大门侧边的墙上,立马吸引了十几个家境看起来并不好的年轻士子的。

  看到竹简后心里第一个念头就是,这宅子的主人家写的字,绝对有大家风范。

  西汉时期的书法是隶书,石仲魁仅仅只是一手楷书,就让人一见便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
  再仔细看时,这才发现绢布上写的居然是《尚书》的注解。

  十几个士子仔细琢磨,越想越觉得主人家的学问肯定不低。

  当当自己这种想读书,都没机会看到全本的寒门弟子绝对没问题。

  别说西汉了,即便到了东汉末期,读书还都是豪强、权贵们的专属。

  底层弟子想读书,还得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到权贵之家,才有机会学到一篇、两篇章节。

  若是能有全本《论语》,那就是传家宝一样的珍宝。

  石仲魁现在不仅公布出《尚书》一篇,还题上注解,对低层来说,不管石仲魁愿不愿意,大家都愿意把他当成老师。

  立马就有人拿出竹简和刻刀,对着绢布开始篆刻起来。

  同时也有人听到这十几个学子的话后,抬腿就跑,想着即便自己不会,找个会写字的过来,今后自家也有机会留下《尚书》一篇给家中子弟研读。

  不过等十几个学子如痴如醉时,宅子里传来的一曲《高山流水》很快又让人停下了刻刀,甚至周围的行人,都停下脚步,看向宅子的上空。

  石仲魁作为现代人,自然不知道真正的《高山流水》是什么样。

  但他听过红楼世界里宫廷亲师弹奏的大周版《高山流水》,还有十几种宫廷琴曲。

  也听过天庭上不少仙人,和酒宴时仙女们弹奏的古琴曲。

  甚至只要他愿意,去求天皇伏羲教自己弹琴都没问题。

  所以石仲魁弹奏的琴音一起,就算王莽的宫廷乐师,都得跪着。

  更别说这年代根本没什么娱乐,甚至没怎么听过音乐的普通人。

  检测到你的最新阅读进度为“380下凡”

  是否同步到最新?关闭同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