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)第五百八十章 重大发现!王浩:这就是引力场出现的原因!_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他根本没有去仔细想,而是一直沉浸在打游戏放松的娱乐之中,等到了昨天晚上的时候,才开始为今天的会议做准备。

  然后他发现思考反重力问题太过于复杂,只是找资料、看资料的实验都不够,干脆就排除了反重力的因素。

  “竟然真能行……”

  丁志强在尴尬中偷偷的看了王浩一眼,就看到王浩朝他高高的竖起大拇指。

  不过王浩并没有夸奖丁志强,而是说道,“大家都说的很好!”他的脸上带着笑容,语气也充满了赞叹。

  王浩赞叹的不只是丁志强,还有海伦和陈蒙檬。

  三个学生说的内容都给予了正确的反馈,换句话说,对于研究都是有帮助的。

  海伦说的是理论研究问题,她想用半拓扑结构和实验结果做对比,来找出半拓扑结构的几何定向性。

  这个观点让王浩确定引力场和半拓扑结构具有相关性。

  陈蒙檬的想法和丁志强是类似的,只不过研究的是整体底层结构的变化,是以引力场的方向作为切入点。

  这也是很好的想法。

  王浩确定了引力场的方向,和底层的电流结构方向存在某种相关性。

  他也试着建立了任务

  【任务三】

  【研究项目名称:以β-CWY-137为基础提升引力场强度。】

  【灵感值:0。】

  “果然!”

  王浩感叹。

  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,已经可以建立实验任务了。

  ……

  王浩很快就交代了接下来的工作。

  工作分为三部分,一部分是控制变量、拆分结构的实验,一部分是以整体构架变换来研究电流和场力关系的实验。

  最后,就是理论研究了。

  理论研究,就是数学研究,王浩、陈蒙檬、海伦以及丁志强一起研究半拓扑结构的几何定向性,也就是通过数学的方式,研究半拓扑结构的‘其他共性因素’。

  反重力特性,只是材料内部半拓扑几何结构的一种几何定向性。

  他们希望能够找到全新的几何共性。

  如果能通过对比实验数据,来找出全新的半拓扑几何共性,就可能和引力场关联起来。

  到时候,理论的研究就有了基础。

  这个研究还是为引力场相关理论打基础而已,也只有打好了基础才有建立新任务的条件。

  实验工作分配上,变量几何控制的实验就交给钱宏宇来负责。

  这一部分是最简单,而且最容易出成果。

  何毅则是负责以整体构架变换来研究电流和场力关系的实验。

  这一部分实验相对复杂太多了,而且很难有什么成果,也只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实验基础,另外,因为β-CWY-137是全新的超导材料,他们还需要等新的材料运送过来,才能够去进行研究。

  何毅就感觉很郁闷了。

  不过他没有在实验分配上说什么,因为针对他本人的而言,可以说已经无欲无求,他已经是一级教授、主任研究员、科学院的院士,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,而且还是反重力中心的负责人。

  在达到了这个级别以后,就已经没有办法再提升了。

  如果想再进一步,除非像是申请超级大项目、负责超级大工程,何毅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,他可没有这个能力,所以实验研究是否有成果,新的研究是否有贡献,对他而言,也只是锦上添花而已。

  相对来说,为反重力中心培养人才更加重要。

  钱宏宇就是可塑之才,他的年纪只有41岁,已经是反重力性态测定实验的负责人,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。

  另外,钱宏宇也是引力场的发现人,是研究的最大功臣,受到一些照顾也是很正常的。

  在实验工作进行分配以后,整个反重力中心都开始忙碌起来。

  每次参与实验的人员都非常认真,尤其是那些核心人员,他们知道发现了什么,也很清楚新发现有多么重大的意义,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全新的科技,物理层面上来说,则是发现一种全新的物理现象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ishu9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